隨著時代變遷,很多的古老的習俗都可能因為「不合時宜」的原因而逐漸消失,例如中國文化的「裹小腳」就是其中一例。
雖然有些人會說,古老的習俗是先人傳承下的智慧,如果消失不見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但如果這些習俗屬於不好的陋習,甚至可能影響後代子孫的生命健康,那這樣的習俗當能能不保留就不保留,如日前在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就發生一件悲劇,而與當地的古老習俗息息相關。
位於東非的馬達加斯加,日前爆發嚴重的鼠疫,當鼠疫桿菌進入人體後,會隨著淋巴結移動,感染者如果沒有第一時間妥善治療,細菌就會擴散至肺部,最後成為「鼠疫肺炎」,並透過空氣傳染給其他人,至今這波鼠疫已造成超過100人死亡,而當地醫療團隊發現,這波瘟疫之所以會這麼嚴重,可能與當地的古老習俗「翻屍節」(Famadihana)有關。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記念死去親友的方式,而在馬達加斯加就是舉辦「翻屍節」,翻屍節又稱「The turning of the bones」,意思就是「與死者共舞」,據信起源於東南亞,大約是在1500年到2000年前由第一批殖民地居民帶到馬達加斯加,通常情況下,翻屍節每7年舉行一次。
在翻屍節這天,人們會拿著蠟燭走進墳墓,將親人的遺體小心搬運出來,打開裹屍布後用水清洗骸骨並換上新的裹屍布,然後抬著遺體參加慶祝活動,因為他們認為活著的人應該要用快樂的心情來弔念祖先。
也因此在翻屍節這天是禁止哭泣的,你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斥著愉悅的笑容,而在舞蹈結束後,人們還會用手指隔著裹屍布描摹死去親人的輪廓,告訴孩子們這個人有多麼重要,然後再將親人的遺體放回墓穴,通常是在日落前。
而在放回墓穴前,親屬們會往遺體身上噴香水,而後與鮮花、酒和錢一同安葬。安葬之後,石匠重新封上墓門,親屬們各回各家,翻屍節慶祝活動到此畫上一個句號。
至於為什麼跟死者共舞會加重鼠疫的嚴重性呢?馬達加斯加衛生部長威利(Willy Randriamarotia)表示,「如果死者死於肺炎或是鼠疫,就有可能在這項儀式中將病菌傳然給接觸過的活人身上。」
儘管當地政府已規定不能再挖屍共舞,不過還是傳出有許多祕密執行的宗教案例。許民眾表示,相信這個儀式帶來的成效,「瘟疫都是騙人的!我才不會忘記自己祖先的傳統,他們是給我生命的人。」
VIA
雖然可以體會到這個習俗對馬達加斯加人有多重要,但如果這個習俗真的會傳染疾病,那又是不是真的應該要禁止才是呢,完全考驗著政府的智慧啊!分享出去,讓大家看看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