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好吃外,要開餐廳最重要的條件應該就是整潔度了,然而在印尼卻有個小吃店開在垃圾掩埋場,但餐廳老闆不僅沒有被抗議,餐廳生意還相當不錯,甚至還獲得許多民眾的推崇,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位於印尼三寶瓏(Semarang)的男子沙里明(Sarimin),過去跟妻子一起從事拾荒工作已經長達40年了,但56歲的他近幾年開始決定改變跑道,改而在自己熟悉的垃圾掩埋場開起一間小吃店來做生意。
為什麼會選擇開小吃店呢?其實要從2014年說起,當時沙里明從掩埋場的經理口中得知堆積如山的掩埋場已經影響到附近居民的生活了,甚至因為垃圾量太多的關係,如果下雨的話還可以會發生淹水的疑慮。
在跟掩埋場經理討論過後,沙里明腦中萌生一線商機,他開始思考,那要怎麼減少垃圾量才好呢?於是想了一個方法,那就是經營小吃店!
可別以為沙里明這樣任意轉換跑道是很冒險的行為,為了減少垃圾量和方便附近貧困的居民用餐,沙里明因此鼓勵居民們可以在垃圾掩埋場收集些可回收物品,並拿到小吃店來典當換取食物。
報導指出,沙里明會替客人所帶來的物品秤重,並判斷其價值,換取等值的餐飲;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廢棄物價值高於餐點費用,客人還能獲取現金。沙里明說,這樣的經營模式不僅對窮人有幫助,事實上,對整個環境都有好處。
據悉,沙里明的餐廳能夠容納30名顧客,餐點價位介於0.4至0.8美元之間(約新台幣12~24元)。如今夫妻倆的平均日收入是先前從事拾荒工作的兩倍多,一天下來能夠賺取15元美金(約新台幣450元),是之前拾荒收入的兩倍多,沙里明最後表示,「我很高興看到我們的顧客喜歡他們的餐點。這些窮人也有權利享用健康的飲食。我希望盡可能地給予他們這種機會。」
來看看相關的影片吧!
VIA
可以讓窮人飽餐一頓又可以順便做環保,收入還比過去工作還要多,可說是一舉數得啊!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在掩埋場開小吃店不衛生,但這也是貧民們的一種生存之道啊!分享出去,讓大家看看這篇文章吧!